阅读培根

南方周末   2006-05-18 16:43:07

  ■序与跋
  □刘小枫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文豪培根(1561-1626),在我国学界名气也很响亮,也许因为,“知识就是力量(权力)”这样的名言正好可以用来鼓励在现代化进程中迅跑的人们。
  虽然培根名气大,国朝学界对培根的阅读(遑论研究)恐怕还谈不上。在人们的印象中,培根首先是个大哲学家,于是,在哲学系或研究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才可能去读培根,历史系学世界史的不会去读,尽管培根有史书传世(《亨利第七本纪》、《亨利第八本纪》以及《大不列颠史纲要》等),中文系或外文系学文学史的也不会去读,尽管培根有文学名著传世。倘若你是读文史“专业”的,要提出一篇以培根为题的学位论文大纲,大概很难通得过“开题报告”———培根是哲学家,读培根是哲学系的事嘛。可是,在哲学系,占主导地位的是从康德到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哲学,即便要研究培根,也不会涉及培根写的史书或小说,清查所谓“形而上学史”的事情都还忙不过来。
  在培根的时代,哲学家还算不上一类学人,哲学也还没有成为专门学科(这是康德搞哲学启蒙以后的事情)。对培根或者其他类似的古人,我们最好按他自己的叫法称“著作家”(培根模仿古人,称“古代著作家”,在说到“洞穴假象”时则提到“哲学家”,似乎无论唯理论还是经验论的哲学家所有的都不过是“洞穴知识”。参见《新工具》,卷一,32、62条;还说各派哲学家比起古人来都要“血气薄弱”得多。参见《论说文集》,1)。写作《新工具》的培根,深懂“哲学”败坏人心,大办“哲学讲习班”不是什么好事情。
  笔者编的这个集子收入培根的3篇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从体裁来看,像是寓言性质的对话体作品,其实都可以统称为“小说”。这3篇作品中,《新大西岛》最有名(据说表面看来没写完,其实是模仿柏拉图的《蒂迈欧》,故意不把故事讲完),1938年已刊行中译本(附于上海商务版的培根《崇学论》之后)。上个世纪50年代,何新老先生被打成“右派”后,在北京西郊清河农场重译了一个本子(北京商务版1959,这位老先生在当“右派”期间还译过好些其他名著),刊行8000册;到改革开放那年,这个译本4次加印,累计3万册(北京商务版1979)。20多年来,读《新大西岛》的人恐怕不少,但读明白一点的,只怕不多———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读到21世纪,20多年还没有读明白。为此,笔者只好请教西方学界悉读培根作品有所得的人士,遂有了编这个集子的想法。
  义疏部分选了两篇———本来,朗佩特的《哲学大法官》依次解读了培根的这3篇文学名著,并将培根放在整个西方经典著述史的背景中来看,算解读培根的名作,但他的解读是其大著《尼采与近现代》中的一章,不便单行;这里选译的两篇义疏,也出自名家之手,分别解读《论古人的智慧》和《新大西岛》,将这些义疏与培根的原作对照起来看,可以感觉到,倘若学会了读古典文学名著,的确比在形而上学中思辨或在语言学中追究“能指”和“所指”更滋润生命的时光。
  (P1162613)

=====

这张培根的画像好。另外,培根重视归纳法,令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