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汉字中包含着心理原型,这种心理原型既具有深远的文化心理学方面的意义,具有其潜在的心理影响力;同时也具有认知心理学方面的意义,能够体现在概念形成,模式识别和原型启发等诸多方面。本文作者从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内在结构和汉字部首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与探讨了汉字与心理原型的意义。这样的一种研究,是为了发挥汉字潜在的心理意义,尤其是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同时也是为了弥补有关汉字心理学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汉字、心理原型、中国文化心理学

汉字中包含着心理原型,这种心理原型既具有深远的文化心理学方面的意义,具有其潜在的心理影响力;同时也具有认知心理学方面的意义,能够体现在概念形成,模式识别和原型启发等诸多方面。本文作者对于汉字原型的研究,是为了发挥汉字潜在的心理意义,尤其是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

1 “原型”的心理内涵

心理学中所使用的“原型”概念,一般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侧重于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范畴的“原型”,(Archetype);其二是侧重于认知过程和创造心理方面的“原型”(Prototype)。

作为“Archetype”的原型观念,主要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并且赋予其意义和内涵。根据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人们的潜意识(Unconscious,或无意识)具有两种层面:其一是个体的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其内容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心理生活与体验;其二是集体的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其中包含着全人类种系发展的心理内容。而被描述为“Archetypes”的原型,便是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或构成要素。

在把荣格的“Archetypes”翻译为“原型”之外,我们国内的学者还把英文的“Prototype”也翻译为“原型”。根据“Prototype”的原义,本来指生物演化过程中,个体或其器官的最原始形式。但“Prototype”出现在心理学的文献中时,往往具有认知心理学的意义,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作为Prototype的“原型”,往往被表述为“原型启发”,与创造性心理过程有关。在这种意义上,“原型”一般指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2,罗希(E. H. Rosch)等人曾经提出了一种关于概念结构和功能的“原型说”(Prototype Theory),认为“概念”主要是由其原型来表征的。比如,当我们想到“鸟”时,更容易想到的是麻雀而不是企鹅,尽管企鹅也属于鸟类。因此可以说麻雀也就成了鸟的“原型”。

3,有关“模式识别”的理论中还有一种“原型匹配”(Prototype Matching Theory)说,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不是模板,而是原型。原型从某类客体的基本成分中抽象出来,并且能够代表该类客体。

由此可见,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既具有丰富的认知心理学的意义,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和内涵。它不但涉及到人们的认知过程,而且也涉及到了认知过程的内在机制,涉及到了深远的文化心理学。

2 汉字与心理原型

根据以上所介绍的关于“原型”的心理学研究和思想,我们将“原型”概念作这样一种概括和界定:“原型表示一种心理范畴的原本模型。原本表示其原始性、根源性和本质性,包含着一种与由其发展的类属事物的连续性;模型表示着一种高度的概括,一种典型化,包含着一种与其类属事物的相关性。”

在这样一种对“原型”的理解中,我们把以上两种“原型”的心理学研究和思想进行了综合,希望在这样的一种综合中,使“原型”观念既能够包括深刻的文化心理学方面的意义,也即我们所表达的原型的原始性、根源性和本质性;也能够包括其认知心理方面的意义,也即我们所表达的高度概括和典型化。同时,我们也把“原型”作为一种开放的观念,或者是作为一种观念或思想,并且在我们的论文中,来揭示其中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在以上对原型的概念,原型的观念和思想进行分析与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来分析与探讨汉字与原型的关系,以及汉字中所包含的心理原型的意义。象形和表意是汉字最主要的特征。作为象形和表意的文字要最简洁地表现自然万物的特点,也就必须要找到自然万物的鲜明特征,以及自然万物的“相别异”之处,从而完成一种抽象与概括的原型作用,涵盖一种原始性的意念和意象,从而也就形成了汉字中所包含的原型意义。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内在结构以及汉字的部首,来分析汉字与心理原型的关系,以及汉字中所包含的心理原型的意义。

3 汉字起源的原型意义

汉字具有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规律的内在特性。在我们的理解中,汉字本身所内含这种特性,也包含了一种心理原型的意义,能够对人的认知和心理活动产生启发和规范的作用。

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说:“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⑴ 省略号前的一段文字,也是《周易·系辞》中对“易”之起源的描述,只是《易经·系辞》中还在“於是始作八卦”之后,加上了一句“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⑵

这是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也是我国第一部汉字学专著中对于汉字起源的解释,以及对汉字内在特性的描述。实际上,这也是我们目前所了解的有关汉字形成与起源的根据,其中揭示出了汉字中所包含的象形于天地人文,通过认识自身以演绎天地万物品性的道理,以及汉字中所内含的“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原型作用。对于汉字的起源及其蕴涵,刘勰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感想,他在其《文心雕龙·原道篇》中说:“文之为德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⑶ 而这种“自然之道”及其符合自然的道理,也就是汉字所内涵的心理特性,也就是汉字具有心理原型意义的根据。

汉字一旦产生,也就开始对人的认识具有一种相应的启发和规范作用,实际上也就包含了一种心理原型的意义。因而,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古,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⑴ 按照许慎的解释,汉字的产生及其使用,使得人们“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使得人们能够从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中获得一种秩序,获得一种原型的认知规范,或者是获得种种认知的基本原型。同时,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的形成和汉字本身,也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原始心灵的秘密,包含着丰富而深蕴的文化心理信息。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以下汉字起源的分析,来作进一步的理解。“春”字的甲骨文原形一边是“日”字,一边是“屯”字。“日”是太阳的象形,“屯”字所象征的则是破土而出的植物种子。因而,在“春”字中,沟通着“日”与“屯”之间的关系,也即以植物在阳光普照下屯然破土而出,表示“春”的物候特征,一种对自然的高度概括,一种融认知原型和文化原型意义为一体的汉字原型。因而,在“春”字所包含的原型意义中,也就包含着生命和生长的信息,包含着兴奋和喜悦的意境。象我们汉语中的“春意盎然”和“春风得意”等,便是“春”之本义和意境的投射与反映。

同样,我们可以再来分析“秋”字。“秋”字的甲骨文原形为蟋蟀之类昆虫的象形,蟋蟀属于一种秋虫,只活于秋季,其叫声愀愀然,以其秋去而身死故。高树藩在其《中文形音义大字典》中总结说:“古人造“秋”字,文以象其形,声以肖其音,更借以名其所鸣之季节曰秋。”⑷ 因而,“秋”字所包含的原型意义,也就有了生命衰微走向死亡的信息,包含着凄凉和悲哀的意境。了解了“秋”字所包含的这种原型意义,我们也就可以进一步来理解“愁”字的含义了。用秋天的自然景象来抒写伤感凄凉的心境,悲哀与失意的情绪,早已铸就一种源远流长的表现传统,因此也可以见到“原型”所发挥的深远的影响作用。

实际上,许多汉字本身都可以溯源,也既都可以追溯到一种基本的象形或象意,追溯到其原始的意象表达,或者是追溯到其所包含的原型意义。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汉字的内在结构以及汉字的部首作用,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4 汉字结构的原型意义

在汉字的内在结构中,包含着深刻的心理特性,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原型的意义。我们前面对“春”、“秋”和“愁”等汉字起源的分析,实际上也已经涉及到了对汉字结构所包含的原型意义的探讨。在这里,我们将在汉字“六书”的基础上,侧重于汉字具象特性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众所周知,汉字的内在结构可以用“六书”来概括。“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记为:“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⑸ 因此,也就产生了汉字的“四象两用”之说,也即把象形、象事(指事)、象意(会意)和象声(形声)理解为造字之法或汉字形成之根据,把转注和假借理解为“用字”之法。因而,象形与象事是“形”之本,象意或会意为“意”之本,而象声或形声则为音之本。

我们认为,汉字“六书”中所突出的“象”字,比如象形、象事(指事)和象意(会意),乃至象声(形声),集中体现了汉字结构的心理特性。首先,象形是一种生动直观的对意念或意象的表达,是一种最古老的、最直接的文字表意方法。比如,就以“象”字为例,其甲骨文的原形特意突出了大象的鼻子和身体,而大象的长鼻子和庞大的身躯,也就是大象最典型的特征。同样,“羊”字的甲骨文原形所把握的也是羊角的突出特征;而“牛”字的甲骨文原形所反映的也正是牛角的突出特征,并且也可与羊角有鲜明的区别。因而可见,即使是这样一种原始象形的表意,也已经有了在对所表达事物观察的基础上,对其典型特征的把握和抽象。在这种意义上,也就具有了一种“原型”认知模式的意义。

其次,象事或指事具有察而见意的特点,它不如象形字那么直观,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够了解其特点,获得其所表示的意义。因而这也就使得人们的思维和认识逐为深化,尤其是当象事(指事)所表达的多为无形之事的时候,也就更具有了其特殊的心理意义。比如,“木”是象形字,但“本”与“末”则属于象事(指事)字。将无形的意念,化作形象性和象征性的汉字符号表达出来,实在是一种融会自然和心理,融会有形与无形于一体的创造。

再者,通过“比类合意”而形成的象意(会意)字,则更具有耐人寻味的心理原型特性。原始的象形汉字多是对单独物体视觉意象的摹写,而象意(会意)字也就具有了对这些视觉意象摹写符号进行操作的意义。这样一种操作,主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操作,它所采取的不是简单的配搭,而是根据实际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用象形字和象事(指事)字作为部件相互组合,来表示象意(会意)字的新的意义。因而,在这样一种象意和会意的过程中,也就包含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思维或心智训练。比如,二个“人”字的组合成为相从的“从”字,三个“人”字的组合则成为“众”字;以及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等。实际上,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春”字和“愁”字等,也属于这种象意(会意)字。在象意的汉字中,也就包含了这样一种原始的意念,原始的观点和观念,以及原型性的意象。

汉字六书本来是一个整体,或者说汉字是一个整体系统。而象意或会意,则是该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前面我们分析了象意(会意)与象形和象事(指事)的内在关联,而在象声(形声)字中,实际上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包含着象意和会意的成分。象声(形声)字中的形旁也叫意符,大多数形声字的意符与字义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意符能使人概括了解字义范畴。例如,我们不仅可以从“河”中见“水”,也可以从“江”中见“水”;以“水”作意符的形声字一般都与水有关。尽管作为象声(形声)字声旁的声符主要起标音的作用,但是,许多声符除了标音以外,也兼表意义。例如,日不明为“昏”,心不明为“惛”;“昏”在“惛”字中作声符,同时兼义。有“手”则动,有“足”(脚)则行;如手、足、口、目等在象声(形声)字中作意符时,也都分别代表着某一种意义类别;这种“意符”的意义,也都具有了一种原型和原型启发的意义。

5 汉字部首的原型意义

除了在汉字的起源中所包含的心理原型的意义,以及在汉字的内在结构中所包含的心理原型意义之外,在汉字的“部首”分类中,也具有我们所理解的心理原型的意义。

最初的汉字部首分类是由许慎完成的,他在其《说文解字》中将9353个汉字,分别归之于540部,并且解释说:“其建首也,立‘一’为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⑴ 显而易见,若是“部首”的作用在于举一形而统众形,那么“部首”也就包含了一种“原型”的意义和作用,因为部首内部的汉字,往往是“以类相从”,“部首”便为该类的原型。许慎所规定的“凡某之属皆从某”,以及清代学者段玉裁所解释的“凡字必有所属之首”,“形立而音义益明”⑹ 等,更可看作是对汉字“部首”所包含的原型意义和作用的描述与解释。

利用540个汉字部首,可以进一步研究汉字的字形和字义的关系。汉字的表意功能在部首中体现得较为突出。部首字本身所表示的意义,会以种种方式随同字形一起进入该部的合体字。在这种意义上,部首字也就成了该部所属汉字的“意符”。也就是说,当部首字与其他偏旁组合成新字之后,所表达的新的意思往往和部首字的意义有内在的联系。这也就是所谓的“就形以说音义”,“形立而音义益明”,从而达到一种剖析穷根源的效果。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心部”汉字的分析,来对汉字部首的原型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心”既是一个独立的汉字,有它特定的字义,深刻的内涵,同时又是一个构字的部首,由它的配合,或由它作为原型,可以构成许多含有“心意”的其它的汉字。因而,凡是属于心部的汉字(在《康熙字典》中心部的汉字有1170之多⑺),也就是说以“心(忄)作为“意符”,作为构字基础的汉字,大都与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有关。

在心部汉字中,按字之本意,可归类于描述与表征心境的、心态的、和心情的等等。比如,有形容与表征心情和心境的,如:忐忑、怏怏、怠、忒、忧、愁等等;以及描述与表征心意、心计和心性的,如:忖、悉、悟、慧、意、志、慈、悲、忠、恕等等。大凡西方心理学中的基本范畴,如感知、思维、情感、态度、性格、意志等,汉语心部中的汉字与心词无一不涉及,尤为可贵的是,心部汉字在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意义的同时,还包含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学,也即我们中国以“心”为主体的文化心理学⑻;它包含着我们的古人,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人之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的认识与理解。

“心”在作为部首的同时,还具有另外一种原型性的意义和作用,那就是“心”字的组词功能。比如,由“心”可以组成许多词汇,如:心理、心意、心情、心态、心思、心灵、心神、心性等等,以及良心、善心、贪心、欺心等等。我们可以把“心”的这种构词与英文略作比较:英语的“心”是“Heart”,但“心理”是“Psychology”,“心意”是“Will”,“心态”是“Attitude”,“心思”是“Think”或“Thinking”。其中都不具有汉字“心”构词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正如钱穆先生曾经对汉字“人”的分析以及与英语的比较。在汉字“人”的构词中,不管是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其中的关键是,他们都是“人”;而英语中则不然,“男人”是“Man”,“女人”是“Woman”,“中国人”是“Chinese”“外国人”是“Foreigner”,其中没有“人”的统一与整体性,也即没有汉字中表示人的整体概念并且统一性的“人”。我们把汉字的这种构词现象称之为原型构词,它是汉字原型意义的另外一种体现。与汉字部首的原型意义相类似,在这种原型性的构词和组词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原型的意义和作用。



关于汉字的心理学研究一直吸引着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长期以来也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若是分析有关研究的不足之处,那么我们认为其中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有把汉字单纯作为一种认知或实验材料来处理的偏向,没有对汉字本身所包含的心理学意义,包括其中的文化心理学意义进行充分而有效的研究;其二,关于汉字的心理学研究,没有能够很好地与汉字学的研究,尤其是汉字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

正是由于考虑到了有关汉字心理学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才促使我们进行“汉字与心理原型”的研究,作者之一也完成了“汉字原型效应与幼儿汉字学习研究”的博士论文。我们希望这样的一种研究,能够为弥补有关汉字心理学研究的不足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

1 许慎. 说文解字. 北京:中华书局,1989. 314,316,319

2 周易正义. 十三经注疏. 北京:中华书局,1980. 74

3 申小龙. 语文的阐释.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8

4 高树藩. 中文形音义大字典. 北京:中华书局,1989. 1189

5 班固. 汉书·艺文志. 长沙:岳麓书社,1993. 765

6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上海:上海书店,1992. 753

7 申荷永. 汉字中的心理学. 心理科学,1993(6):369-370

8 申荷永. 心理学与中国文化. 光明日报,理论学术版,1997, 3,1



Archetypal Meaning in Chinese Characters

Gao Lan Shen Heyo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The authors explored and ver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rchetypes in this paper. The archetypes in Chinese characters carries the deep meaning of cultural psychology, has its potential influences on human psyche and behavior, and carries the significan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xpressed its meaning in the concept formation, prototype matching theory, and archetypal elicitation as well. Though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inside structure, and the radical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authors analyzed and explored the archetypal meaning i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meaning of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de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