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禅宗
Joey posted on 08/25/2010
禅与存在主义、实用主义
铃木大拙 (网上找不到原文,但找到扫描版本,于是做了OCR,然后手工校对。做了一半,后面一半很快跟上。)一、 在《东西哲学》创刊号上,载有两篇关于禅宗思想的论文,这是极有意义的。这两篇论文都出于学问渊博的大学教授之手: 夏威夷大学的麦加锡博士和辛辛拉提大学的阿米斯博士。前者通过禅的精神来解释歌德的《浮士德》, 后者则从存在主立和实用主义的现点讨论禅学。 麦加锡的论文富于启发性,并且非常明白地指出《浮士德》中含有的禅的诗意。我第一次读《浮士

Joey posted on 08/22/2010
草叶好!道并不可得,开悟只是看见,而非得到了什么东西或者到了什么地方。所以不得道才是对的:)如果碰到谁说自己得道开悟了的话,倒是值得警惕。
存在主义把存在定义为一个人自身全部体验的总合,把体验作为最终的真实,是不是这样?这里有三点值得提出来说的地方:一、体验意味着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人与世界的对立;二、人们追逐理想,并且把这理想渗透进自己的行动当中;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感令人感到茫然、焦虑以至绝望,然后“活在当下”就成了顺理成章的解决方式。
对于第一点,禅宗讲究主客体的同一。铃木大拙有一篇《存在主义、

看山不是山--缘起 (谈话录)
梦冉
(一)
看山不是山. 这题目不错哦. 游记绝大多数是在借题发挥. 我倒是很想写出真实的游历, 其实非常难. 应该是可能的。这也是我追求的,
我少年时的艺术主张是:唯美,超凡,自然。而现在我希望我的艺术能接近真实。
后现代,应该不会是那么简单--颠覆?艺术本身就是颠覆,从古代就是如此的呀。怪不得嚎兄在说到某些中国古人时会开玩笑地说:那时就后现代了。
真实究竟是什么?所谓“真、善、美”,真是什么?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哦。
举例,中国诗人过了四十,极少人还能继续写诗,写出好

祖师
云岩忌辰,洞山斋祭
有僧与良价问讯:
“师父于云岩得何指示?”
“我虽跟他学禅,
也不曾得到任何指示”
“既然没得到指示,
为何还设斋奠祭?”
“怎敢相违背?”
“师父最初是参见南泉,
为何却替云岩设斋?”
“非为先师之佛德,
只敬重他不曾为我说破”
“师父为云岩设斋祭,
是对他的肯定?”
“半肯定半不肯定!”
僧人却只是纳闷:
“为何不全盘肯定?”
洞山良价云:
“如果作了全盘肯定,
就是辜负了师义。”
11/25/08
====
云游归来已二日了,一直没敢在咖啡上贴。写诗的人无诗,就象通俗
歌手

俳句、盆景及其它
·诗 鸿·
前年夏天,在日本松山市(Matsuyama)住了几个月,使我真正感到日本人对俳句的狂热。松山是近代俳句巨匠正冈子规的故乡,雕刻着他的俳句的石碑处处可见。靠近道后温泉的地方有一条俳句街,走不远就有一根刻着俳句的石柱。电视台充斥了俳句讲座,连公共汽车上都设有俳句箱,突来灵感的人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投进去,参加各种各样的俳句比赛。一年一度,松山还要举办世界俳句大奖赛。来到这么一个地方,不能不对俳句多注意一下。于是就去买了一本俳句集,查着《日汉字典》,硬着头皮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

(c) 2010 Maya Chilam Foundation